今天(2013 年 9 月 26 日)距离我本科毕业已经快三个月了。三个星期前,我成了研究生大部队的一员。而在两天前,我的女朋友离开我了,独自踏上了去英国的求学征程。 在这件事情上,我表现地很不争气,没有给予她更多的正能量。焦躁不安,婆婆妈妈,情绪变化无常……这也是我在过去半年内的心理状态。

回顾自己四年的本科生活。如果按时间顺序来编排,它大概是这样的。

大一,焦躁和迷茫。

第一次摆脱了家长,第一次摆脱了高中的校服,我很兴奋,因为眼前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我可以做很多事。大学就像麻辣烫,你可以往里面放很多菜。 如果放得好自然是好吃得没话说。如果放得不好,那么最后这碗像屎一样的东西还是得自己吃掉。我很迷茫,我并不清楚自己想吃什么味道的麻辣烫。于是,我尝试了很多东西。我参加了社团,参加了学生会、团委,并和我现在的女朋友玩起了暧昧。就这样糊里糊涂,我很快地度过了第一年。大一结束时,由于非学习性的活动太多,我在学分绩上吃了苦头。我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大二,追赶和转折。

因为在学习上吃了亏,我开始担心我的未来,于是我把更多时间投入到了课业上。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的学霸室友开始准备 GRE 了。我的女朋友也有出国的意向,开始重修刷分。我也想出国,但是看着大一犯下的错误,我心里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出去是个问题。此前,我几乎没有设计过我的未来,依照所谓的“一切随缘”的想法过日子。我一度答应妹子陪她准备英语,然而因为一场家庭变故,我食言了。我仅仅是追赶当年的学业,而没有替未来做任何准备。这是故事的一个转折点。

大三,鼓楼,荒废。

作为南京大学最为屌丝的院系,我们在第三年被极其特殊地安排到鼓楼校区上课。全年级搬迁。鼓楼是个乱糟糟的,浮躁的,风花雪月的地方,我至今还是不喜欢它。 自己年轻不懂事,除了上课外,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奉献给了游戏。而仙林、鼓楼校区的隔离,让我和妹子进入了半异地恋状态。感情出现过很多次危机……当她需要你, 而你在那睡懒觉、打游戏,而不是一同面对生活的苦难,这种行为简直太操蛋了。

大四,实习实习。

由于,服从了保研的安排,我整个大四都在南京的一家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实习。我第一次知道了现实中的软件开发是什么样子,第一次知道工作是什么样子。从最初的兴奋莫名,到如今的习以为常。这一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什么都是第一次。而这也是挫折颇多的一年,产品难产,工作生活失衡。感触良多。

我的南大四年,在六月的某一天,永远成为了记忆。我不知道若干年后,自己回想起来又会是什么心态。但我现在很清楚,这四年里,自己很多时候做得不对。 有太多的遗憾,太多的过错。我很想跑回去告诉刚进大学的自己,我如今的想法。可惜,木已成舟,后悔没有半点作用,世界还是照样马不停蹄地往前走。

研究生开学,我很沮丧。难道已经堕落成这种样子了吗?这不是我想要的!即使所有人都告诉我,留在国内读研并找一份过得去的工作,这对你的当前状况来说是最合理的选择,它更安全。你要知道你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你身后还有你的父母。是啊,很“合理”。可是,内心告诉我,这件事让我很不开心。尽管努力调整心态,但依然没有起色。

迷茫之际,碰巧看了朋友写的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感慨不已。 于是我把原书拿出来认真地读了一遍。最大的感触是:任何情况下,你都能找到成功的机会。与其抱怨,不如赶紧动手。什么事情都不会太晚。

所谓“遵从内心”,我问自己想要什么,于是,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两个星期前,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亲人和朋友。人们看法不一。有全力支持的,也有极力反对的。我又问自己该怎么办?和猜硬币一样,当你扔出银币的那一瞬间,你就知道自己的选择了。我还年轻,为什么不去闯一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呢?人生苦短,我要出去。

以前我做过类似的决定,我知道如果不立刻下手,我就会放弃。我必须动真格,并且破釜沉舟,少给自己留后路,这样我才能像疯狗一样。十多天前,我下定决心开始准备 GRE。过来人告诉我这是极其痛苦的过程,但我知道只要我能坚持我一定会成功。这和跑步是一样的,如今我能在 70 分钟内跑完 10 公里。

虽然人们一再告诫做事千万不能好高骛远。但我还是想在立书为证。我希望在 10 月底时能完成 GRE 单词的第一轮学习。在 11 月底时能认出 80%的单词。到 1 月能有随时上考场的状态。引用我妹子喜欢的一个词“前路亦雨”。未来非定数,管它是风是雨,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准备,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