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结束,我来南京已经四天了。在这四天里,我的绝大多数用餐事件发生在南京大学的学生食堂里。由于我的皮肤对辣椒有反应,而食堂师傅无论烧什么菜都喜欢往里面放一点辣,这种情况使得我每次吃饭都提心吊胆,深怕皮肤反应太强烈。

我清楚地记得大一来学校报到的那个大热天,一个女生女生哭丧着脸说道:妈呀,我得在这里吃四年啊!我当时对她嗤之以鼻,不就四年嘛,你都吃了十八年米,你说你敢觉得厌?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不对,那类比实在是差得离谱!妈呀,我还得在这里吃两年半啊!

有人说,人回忆往事往往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我现在就属于那种情况。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一阵子特别喜欢读梁实秋的散文,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回忆吃的,我当时除了对老先生笔下的北京小吃特别感兴趣外,就是觉得梁实秋这家伙真馋,在台湾吃不到只能在文字上意淫了。现在轮到我回忆,我总算能体会到他的半点意淫的深意了。 咱们不就是想回忆一下以前的糖,给现在的自己一点甜头尝尝嘛。

1 臭豆腐干

我在寒假的某一天和我的姑娘逛苏州的山塘街时,吃到了久违的臭豆腐干。臭豆腐干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小吃之一。我们家出门走个百来米有一座桥,有一个阿姨经常坐在那炸臭豆腐。那时候,臭豆腐干还没有现在那么贵,只要五角钱可以买三块了。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拿着当天唯一的五角零用钱去买臭豆腐干吃。我一直很好奇臭豆腐干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会那么臭?而且这种臭不是便便的那种臭得让人恨不得切了鼻子的那种味道。据我了解,那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吃不下臭豆腐干的,他们都不愿意闻一下!相比起来,我真的是小强。三块油锅里捞起来炸得金灿灿的臭豆腐干转眼间就能被我消灭掉。多年以后,我在新闻里偶然看到这样一个报道:无良商贩用便便来泡臭豆腐。当时我就瞎了,不由得担心起我是不是在某年某月某日也吃了用这种方式做出来的臭豆腐。

2 行糖和糖画

“行糖”这个名字是我根据苏州话音译过来的,我查了不少资料,没见到普通话应该怎么说,当然我也不确定这东西是不是只有苏州有。行糖是一种很黏的糖,有点像揉烂的面,粉红色,用木条绕着吃。我在小时候吃“行糖”的次数完全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也不是由爸妈决定的,完全依赖于做“行糖”的断手大叔。他总是不定期的来我家那里卖“行糖”。有的时候来一天,有的时候来一个礼拜,有的时候隔一个月再来,有的时候大半年不见踪影。我对神龙见首不见尾理解的现实基础他做了不少贡献。

断手大叔还做糖画,这是他“骗”小孩子的最主要手段。因为除了他,没人能用一勺熔融状态的糖在铁毡上画出龙,画出兔子,画出仙鹤……糖画不像其他东西,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它是一件考验你人品的买卖。糖画有很多造型,譬如前面说过的龙啊,兔子啊,仙鹤啊,还有马啊,猴子啊之类的东西。小孩子给断手大叔五角钱,然后可以转动大叔身边的一个转盘,指针指到哪个造型大叔就给你画那个。所有的糖画里,龙是最大最耗糖的,所以我们都会冲着它去。转到一条龙是我每次买糖画的理想,至今依然是。现在想想,这种五角钱赌注的游戏成了我的赌博启蒙教材。

PS:下篇博文,我将继续说说那些我怀念的食物。